按期交貨問題
當前,電工行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發電設備制造業市場需求,訂單大幅度增加,呈現產銷兩旺的大好局面,一些重點企業已接滿2005年甚至2006年訂單,行業整體經濟效益水平不斷提高。然而據了解,某些企業因多種原因出現了不能按期交貨的現象,這不僅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形象和信譽,而且關系到今后的市場和資質。因此,發電設備制造企業當前要重點抓好生產調度管理,挖掘潛力,增加產量,保證質量和按期交貨。要依靠科學管理,充分利用現有生產能力,加強橫向專業化協作,提高管理效率,確保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按期交貨。此外,在當前生產任務飽滿,近乎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切不可靠簡單的蓋廠房、增設備等方式盲目擴大生產規模,走外延擴大再生產的老路,而應把工作重點放在加速科技創新,依靠科學管理挖掘內部潛力和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上。
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問題
在生產任務飽滿,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企業很容易忽視產品質量,造成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下降,甚至出現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產品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這種現象應引起全行業的關注。國家高壓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最近一次對高壓開關行業10省市企業的12~40.5kV戶內戶外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產品抽查結果顯示:總抽查合格率為78.6%,其中私營企業抽查合格率僅為66.7%,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少數企業新產品不經型式試驗就投產,生產過程缺乏必要的生產和檢測手段主要靠回收廢舊品“以舊翻新”,經除銹刷漆后又投放市場。高壓開關對保障電網、設備及人身安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問題不容忽視。
高壓電器產品如此,其它產品也有類似情況,甚至假冒偽劣現象更為嚴重。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低壓電器打擊假冒保護名優協作網提供的情況:2002年曾先后進行了6次打假行動,在查處的案件中,既有假冒名牌低壓斷路器(數量達10余萬臺件,價值達200多萬元)的案件,也有低壓配電柜生產企業采購、安裝使用假冒偽劣低壓電器元件的案件,假冒偽劣產品的總價值在340多萬元。低壓電器產品量大面廣,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涉及到千家萬戶的用電安全,其制假也相對容易,因此,更應引起高度注意。
為了保障電工產品質量,一是電工行業的企業經營者要堅持依法冶企、守法經營;要堅持質量第一的思想,要做到不制假、不售假,不合格的零件不裝配、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要加強產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保證產品質量,提高服務質量。,二是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和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力度。強化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對于那些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造成國家財產重大損失和人身傷亡事故的要追究企業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對于造假企業經查實后要建立“黑名單”檔案,并加強監控。三是行業協會要協助政府主管部門,把推行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扶優打假工作,作為加強行業質量管理,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核心競爭力問題
雖然目前電工電器行業多數企業發展勢頭很好,但是,從電工電器行業總體情況看,企業研究與發展資金投入少,產品技術水平不高,缺乏發展后勁,仍然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電工電器行業在對1277戶企業進行統計調查中發現,企業用于研究與發展的經費支出,平均僅為銷售收入的2.8%,落后國外許多公司6~8個百分點。由于企業研發投入少,致使產品更新換代工作遲緩,其中一部分企業當前還是靠技術相對落后的老產品采取低價競銷等手段來搶占市場。這種情況必須引起重視。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資本和技術涌入中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工電器行業應充分利用當前市場需求旺盛、生產經營形勢、企業積累增加的大好機遇,居安思危,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加速科技創新,增強技術儲備,提高核心競爭力,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