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1 日-22 日,VisionCon 視覺系統設計技術會議在蘇州獅山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以“機器視覺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賦能數智化生產”為主題,共有近 20 位來自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的演講嘉賓帶來了精彩演講。倍福中國視覺產品經理王冬翠參加會議并圍繞 “工業自動化控制層的 AI 深度集成” 發表演講,展示了倍福如何以技術創新破解國內制造業在智能化升級中的核心難題。

針對國內工業制造企業 AI 技術應用門檻高、產線改造成本高、質檢效率不足等痛點,倍福通過 TwinCAT 生態系統構建端到端 AI 部署體系。在視覺質檢領域,其推出的 TwinCAT Machine Learning Creator 平臺提供無代碼建模界面,使自動化工程師無需專業 AI 知識,即可快速開發輕量化模型。例如,在半導體和食品包裝行業,該方案可實現金屬環缺陷檢測準確率 93.6%; 雞蛋外觀分類 100% 在線覆蓋,較傳統人工質檢效率大幅提升。通過兼容 ONNX 開放標準,模型可跨框架遷移,解決國內企業多系統適配的技術壁壘。在硬件協同層面,倍福的視覺模塊支持將 AI 模型直接嵌入 PLC 代碼,與現有控制系統無縫融合。其靈活的集成策略可根據模型復雜度和硬件需求分層處理,可為中小企業節省大量產線改造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倍福的方案聚焦輕量級 AI 模型應用,區別于 ChatGPT 等需大規模 GPU 支持的大型模型,其經典 AI 模型(如 MLP、SVM)及優化后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可在倍福工業 PC(如 C6043)上高效運行,平衡算力需求與工業實時性要求。王冬翠指出,盡管當前 LLM 等大型模型受限于算力難以在工業現場本地部署,但倍福正持續探索邊緣計算與硬件升級,未來有望實現更復雜的 AI 模型的本地化應用。
作為全球自動化技術的領軍者,近年來倍福推出了一系列可以將 AI 模型直接集成到 PLC 中的模塊化硬件和軟件產品,依托覆蓋全國 30 多個地區的業務網絡,推動國內制造業向 “零缺陷” 質檢目標加速邁進;通過技術平權賦能 “中國智造”,持續構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智能新模式。
關于德國倍福
倍福(Beckhoff)是一家專注于自動化新技術的德資企業,創立于 1980 年,總部位于德國威爾市。作為全球自動化技術的驅動者,倍福定義了自動化領域的許多標準,是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和推動者。公司所生產的工業 PC、現場總線模塊、驅動產品和 TwinCAT 自動化軟件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統,可為各個工控領域提供開放式自動化系統和完整的解決方案。經過 40 年的發展和努力,倍福已在世界各地設立 30 多家分支機構,加上全球的合作伙伴,業務遍及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倍福于 1997 年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區總部落戶于上海市北高新產業園區,現有員工 300 人,辦事處遍及國內 30 座大中城市。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半導體、光伏太陽能、電子制造、金屬加工、包裝機械、印刷機械、塑料加工、輪胎加工、木材加工、玻璃機械、物流輸送以及樓宇自動化等眾多領域。
公司傾力推廣的 EtherCAT 實時工業以太網于 2014 年成為中國國家推薦性標準,并已入編工信部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倍福一直注重在技術上尋求突破創新,在業內享有“創新引擎”的美譽。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它支持所有主流的工業通信協議,將 IT 技術、互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為實現工業 4.0 和智能制造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更多新聞請瀏覽: https://www.beckhoff.com.cn
|